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患者有持续增多的趋势,大家一致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,包括环境污染、蛋白质食物的增多、户外活动减少、运动减少等。过敏反应克表现为瘙痒性皮疹(荨麻疹、接触性皮炎)、眼结膜炎、鼻塞、喷嚏、哮喘等。
患了过敏性疾病,首先尽可能的寻找过敏原。寻找过敏原的方法有皮肤试验、斑贴试验、血液检查,以及患者自行查找自身周围环境以及饮食的变化。
常见的过敏原一般分为食入性过敏原、吸入性过敏原、接触性过敏原、以及注射如体内的过敏原。
食入性过敏原:主要是腥发物及海产品 虾、蟹、牛奶、蛋、牛羊肉、芒果、食用菌类、以及食物内所含的调料、添加剂。
吸入性过敏原:尘螨(最常见的)、花粉、霉菌、动物皮毛、羽毛、棉絮、柳絮等。
接触性过敏原:各种化学物质如:化妆品、洗涤剂、含有镍的金属饰物、水泥;染料:颜料,化纤织物;植物性的:漆、荨麻、花粉等;生物性的:有昆虫的毒液、毒毛,动物的皮毛。
注射入的过敏原:主要是一些药物(抗生素)、生物制剂(疫苗、血液制品)
过敏性疾病的治疗:
发生过敏性疾病后,最主要的原则为去除病因,避免刺激和给予抗过敏药物的治疗。一般的防治包括以下几点:
(1)尽可能的寻找该病发生的原因;(2)避免各种易致敏和刺激性的食物:如鱼、虾、咖啡、酒类等;(3)避免各种外界刺激:如热水烫洗、暴力搔抓、过度清洗等。
过敏性疾病的预防:
对于查出过敏源的患者,能避开的就尽可能的避开。但有些是没有办法避开的,比如尘土、尘螨的过敏原,一方面减少到灰尘多的地方,另一方面可试用脱敏治疗。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。保持皮肤湿润,可外涂一些具有保湿作用的润肤液。可以降低皮肤的敏感性。